党建园地

  1. 首页
  2. 党群工作
  3. 党建园地

中共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委员会 关于印发《党建业务 融合互促 全方位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党建业务 融合互促 全方位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党委书记李樊荣同志在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三届七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22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共聚一堂,召开医院三届七次职工代表大会,合并召开2022年度工作会议,共同讨论审议了《踔厉笃行推进高质量发展 六增三进再夺新征程胜利》的医院工作报告、《砥砺开启新征程 筑梦建功新时代 在“六增三进”的感召下笃力前行》的工会工作报告、《2021年度财务预决算暨2022年度收支预算报告》和《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章程》,对2021年度先进科室和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总结部署了行风建设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这些内容都是院党委集体研究通过的,是实事求是贴合医院实际的,提出的目标任务是可达可及的。

回首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全院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工作成绩。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出了力,每个人都了不起,特别是涌现出了一批呕心沥血、积极奉献的先进代表,一些同志刚刚接受了表彰,同样还有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的糖尿病风湿病科、肺病科老年病科和脾胃病科肿瘤科,还有制作丸散膏丹广受社会好评的制剂室,还有不畏辛劳、积极为医院招才引智的人事科,还有扎在一线的后勤、基建、信息、保卫科的同志们……在此,我谨代表院党政领导班子,向团结奋进的全体中研人,向关注、理解、支持我们的离退休老同志和中研家属们,表示浓浓的感谢和满满的敬意。

同志们!

事非经过不知难,路须蹚出方为新。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022年,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山西省委、市委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两会”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激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的士气和力量,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坚持“精医德正,博学致广”,竭尽全力把医院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中医特色重点医院”。

为此,院党委将全面推进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五项建设”,以党的建设和医疗业务融合互促作为“一条主线”,从公立医院、医疗创新持续发展“三个根本”出发,实现建立闭环管理体系、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和凝聚强劲发展动力的“三大突破”,确保以“5133”工程全面保障2022年度“”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接下来,我讲三点意见:

一、着眼公立医院根本所在,以运营管理为切入点,取得建立闭环管理体系的新突破

2022年,在迎来党的二十大召开和建院70周年的关键时间节点上,我们共同面临着国家疫情防控、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复审、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建设、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和公立医院改革等各项新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探索打造出一套符合新规、提质增效的闭环管理体系。

——抓住高层。在关键时间节点面对重大发展攻坚任务,需要我们充分发挥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行政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发挥各专业委员会的专业指导作用,共同围绕工作任务和业务建设,统筹制定完善院内各项管理制度和政策导向,大力营造人人动脑、人人参与、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其中,以医学装备专业委员会为例,对院内设备要开展好可研性分析和效益评估,明确各个设备装备的使用情况是否达到了预期,未达预期的要找到问题出在了哪里,并科学的制定针对性政策,以此完善我们的前期论证、中期评价和动态调整的工作机制。

在这里,要特别表扬医学检验科,他们这一团队平素里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担负着检验任务,为门诊、体检、临床和疫情防控等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支持,同时长期坚持对有关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详尽分析,工作做到了前面,工作落到了实处。

——强化中层。干部队伍是医院的中流砥柱、关键少数,讲政治是首当其冲的,如何在工作中做到胸怀“两个大局”、对标“国之大者”,真正让“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引领我们落实各项工作,是我们需要学习、改进的长期课题。同时,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深化干部队伍作风整顿工作,总结不等于结束,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开始。

早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作出著名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重要论断。对我们而言,科室工作干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各位主任和护士长,大家一定要牢记职责所在,弄清楚如何能让大家能信心百倍地、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

着眼未来,随着医院发展,我们不缺平台,不缺岗位,缺的是人才,缺的是干部。要想培养出未来的干部,就需要把现在的干部抓好抓实,起到实实在在的表率引领作用。要知道,我们医院是有一批实实在在、干事干活的老实人,是有一批踏踏实实、奉献付出的老实人,是有一批天天加班加点、起早贪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的老实人,我们要把他们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夯实基层。每一条制度,只制定不执行等于0;每一项工作,只布置不落实等于0;每一个问题,只发现不解决等于0。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持续不断地强化制度意识和执行意识,围绕工作中心、业务建设推进各项制度、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执行,真真正正地把执行力提上来。同时,我们需要强化纪检、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做好对各项工作、各项制度和各个问题的持续监督跟进,保证各类监督整改工作贯通协同,一体解决医院现存的各类问题,大力增强一线工作的执行落实能力。

在这里,需要特别表扬药学部的各位同志,尽管在不久前受到了批评和处分,但是现在的工作得到了极大的改进,科主任带头,焕发了新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热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药学部这种立说立行、立说立改的作风想必大家也有感受,我认为过去的批评已经完全可以转化为今天的表扬了。

二、着眼医疗创新根本所在,以取长补短为切入点,获得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的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为医务工作者总结的“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崇高职业精神,对我们而言既是肯定,也是要求。医疗的本质是救死扶伤,为人民群众服务,医院发展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我们身处基层的公立医院,在人民群众身边,就更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为指引,不断在医疗水平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突破,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面对现实求突破。在医疗工作当中,我们遇到的所有情况都是现实,在现实情况面前,我们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怨天尤人。立足实际,各个科室都要认真思考如何才能有所突破,并立即行动起来。对于新的一年来说,门诊工作尤为重要,这方面脑病科二病区积极开展中医非药物疗法取得了一定成果,门诊部、治未病科主任、护士长和各有关科室要加把劲,尽快主动地行动起来,去大力拓展门诊服务范围和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千万不能有“等停靠”的思想。

各位同志在日常工作中更要多动脑筋。以中医综合治疗室的建设为例,当初建设的时候,一方面是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另一方面各临床科室也是热情高涨、迫切需要。当前,各科室的治疗室已经投入使用了一段时间,治疗室的功能和作用有没有达到我们的初衷和预期,有没有对临床工作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这需要用数据和成绩来为接下来的工作明确方向,这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不断分析、不断探索的。

——做好医保看医疗。当前,国家对医院运行的各项制度日趋完善,新版三级中医医院评审实施细则即将出台,特别是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保政策改革不断深入……这些都是我们医院管理和医疗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基础所在,也是我们各项工作要面临的新的要求和挑战。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管理不能停留在对政策主观片面的理解和简单粗暴的执行,要注意到我们正常医疗工作的开展,不能让临床一线的同志们左右为难。所以,我们在管理工作中传达政策、制定制度、引导方向时,一定要建立在充分理解上级政策的基础上,要与临床一线的工作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有温度的执行制度,建立起我们的管理文化,彰显出我们的管理水平。

以医保的有关政策为例,通过近几年地深入推进,大家对医保政策都是心中有数的。医保政策的改革是让医院和医生回归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的初心上来,但是在具体执行当中,是不是让我们的一些科室、一些医生算起了经济账。一题千种解,一病万法医,大家在临床工作中需要计算的不是经济账和医保账,需要操心的是病人的病情和实际需要,需要把握的是“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这就需要我们在合理医疗上广开思路、提升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的管理水平大踏步地进步,这是大家在新一年工作中需要好好思考、好好研究、好好提高的。

——打破常规谋进步。今年,医院已经迈入了第70个年头,中研品牌的基础可以用“根深”二字形容,那么“叶茂”的发展目标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解放思想,勇于打破保守内敛、畏缩不前等固有的惯性思维模式。放眼医院百年的长远规划,我们各个学科的发展规律将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家一定要有信心,大胆地将自身的职业规划和医院的发展未来紧密结合起来,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着眼自身,大家一定要积极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和特长优势,从自身所学、所能、所愿出发,选定专病、着眼专科、打造专长,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和医院一起高质量发展。近期,一些同志主动向组织反映想开展“新九针”等技术,我们是大力支持的,也期待有更多的同志谋事干事。在医院层面,我们一定全力为大家搭建好平台,各职能部门也必将积极转变作风,破除“玻璃门”,主动热情地为大家提供帮助,共同谋划研究。

三、着眼持续发展根本所在,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取得凝聚强劲发展动力的新突破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三新”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条件和原则,高质量发展指出了“三新”的目标和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把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持之以恒抓下去。

——高标高峰。在我们推动落实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建设的进程中,市委、市政府给我们提出了要求,“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作为我市乃至我省的中医药事业发展高地,一定要依托项目落实,在高地上再建高峰。”明确指出了要用顶级的设计团队,规划设计建设业内一流的中医医院,成为山西省乃至全国的标杆标志。

所以,我们就要积极主动对标市政府“建设高峰”的期望要求,我们新院区的建设是这个标准,我们的工作更应该是这个标准。因为客观条件限制,在医院发展规模上可能有一定差距,但是我们的高质量必须体现出来,必须高度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提出的“三新”要求。等级医院复审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即将来到,我们能不能保住“三甲”这块牌子,能不能在“B+”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这都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只有大家用心想了、操心做了,各个指标才能反映出来我们的成绩。

在这里,我认为应该要特意表扬一下景卫东等同志,在医院建设和项目落实的过程中,他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极大地推动了项目进程,可以讲没有这些同志今天的付出,我们这所医院很难成为明天的高峰。

——高位高进。省卫健委在《山西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计划(2021-2023年)》当中,将我院定位成省级区域(晋东南)中医医疗中心,这代表了省一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对我们这所老医院的认可和支持。对标高定位,我们就要迈开步子向高位进发。2021年,我院的体检科、急诊科实现了跨越式的进步,功检科、胃镜室、推拿科开展了创新型项目,他们就是各个科室发展的表率。在这里,要表扬暴海燕、郭艳苗和王旭峰等同志在医患“一对一”服务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也感谢与临床医技科室“结对子”的干部做出的突出贡献。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要着眼市域发展全局,将医院发展深度融入我市“一城四区”一体化发展的布局中去,充分发挥三甲中医医院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在乡村振兴、下乡义诊、对口支援和中医药文化普及等工作中彰显公立医院公益性。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方面,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积极贡献我们的中医力量,这里要特别表扬克服困难、奋斗奉献在发热门诊、预防接种、PCR实验室、机场和高铁东站服务的各位同志们。

——高才高智。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我们一些科室当前都有人才顶了上来,像脑病科五病区团队就扛起了医院脑血管介入方面的工作,心病科团队就扛起了医院心脏介入方面的工作,外科团队同时扛起了介入和疼痛两方面的工作;而且脑外科的人才已经到位,接下来我们要尽力尽快给他们提供好平台,把脑外科的短板弥补起来;另外我们口腔科、眼科都引入了专业人才,完善补足了医院的服务链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接下来,我们在人才的引进培养方面,特别是针对医院现存的人才短板,要一如既往的重视和加强,要积极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种能力”,坚持“用高人,出人才”,持续完善人才使用和引进管理办法,搭建不同层次人才发展平台,不断创新用人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和新院区建设夯实人才基础。

同志们!

征程万里风正劲,扬帆起航再出发。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工作实际、发挥各自优势,以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时代担当,解答好历史赋予我们的时代命题,真正做到“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最后,我谨代表院党政领导班子感谢大家一年来的辛勤付出,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重整旗鼓、重新上阵,共同开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祝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虎年大吉、虎虎生威。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     ICP备案序号:晋ICP备17011096号

本院地址:长治市英雄南路紫坊巷2号      联系电话:0355-3032419

地理位置:长治市英雄南路(南街大转盘往南100米路西)到达途径:乘市内1路公交到中南花园站点下车;乘市内9路、18路、313路公交车到和平西路站点下车;乘市内19路公交车到中研所站点下车;乘市内20路公交车到晋翔小区站点下车;乘长治县→客运中心东路、西路公交车到中研所站点下车。


关闭
“三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