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中心

  1. 首页
  2. 新闻资讯
  3. 新闻中心

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建院70周年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报告会

杏林流芳七十载,薪火相传谱新篇。2月21日下午,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召开建院70周年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报告会,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郭晋斌主持。

会上,长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静对我院近年来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和与潞州区下南街小学院校合作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作出的有益尝试和成功实践表示肯定,并提出了三点希望:

一、提高政治站位,扛起中医药强市的使命担当。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力开创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二、抢抓发展机遇,擘画中医药名院的美好蓝图。希望医院把握机遇,乘势而上,继承发扬中医药传统优势,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水平,努力打造一所全国闻名、全省一流、具备较强科研能力和区域引领作用的中医药名院,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更优质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三、传承中医精华,打造中医药品牌的长治高地。希望医院继续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加大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力度;希望学校和教育部门将中医药文化教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健康素养;希望卫生健康部门紧紧围绕中医药强市战略,高质量推进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和中医药文化建设,不断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为我市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贡献中医药力量!

长治市潞州区下南街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任志鹏在向大家作现场汇报时指出,长治中研附院作为一所有着七十年发展历史的中医医院,积累了丰富的名老中医资源,2021年3月,潞州区下南街小学与长治中研携手建立了我市首个“中医中药进校园科普基地”,从中医走进课堂、文化氛围营造、中草药种植等方面着手,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从娃娃抓起。“中医中药进校园科普基地”建立两年来,长治中研附院先后派出中医骨干走进课堂百余次,学校先后组织学生600多人次到中研附院实地观摩中药熬制、针灸、拔罐等操作,根据季节、节气开展相应的主题实践活动,共同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会上,现任院领导班子集体向终其毕生心血为发扬光大、传承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各位前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默默无闻、拼搏奉献在临床一线的全体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院党委书记李樊荣指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篇大文章,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作为太行老区中医发展历史积淀最深的中医院,推动中医药强市、强省,推进中医药文化启蒙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已初步积累了长治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成功经验。下一步,我院还将根据《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总体要求,在市域及各校园构建学生能听懂、有特色、重体验的中医药文化课程体系,推动“小手拉大手”,全面提升长治市人民群众的中医药健康素养。

同时,市卫健委、市教育局领导也表示,我院依托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中医资源优势,在弘扬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生动实践中,与潞州区下南街小学并肩同行、积极探索、求实创新,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医中药进校园科普基地”建设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为弘扬中医药文化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汇报演出现场,由潞州区下南街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孩子们表演的《中医谣》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大家纷纷惊叹五六岁的孩子居然能够记住那么多的中药名称!由本院职工表演的《太行杏林70年》,将长治中研附院的“前世今生”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我的祖国》古筝演奏、《爱的承诺》抗疫事迹、由长治二院职工友情出演的《医患同行“廉”花开》医患情深等节目,纷纷将现场观众带入进感同身受的不同场景,最后在悠扬的《医者》合唱旋律中结束汇报演出。


版权所有: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     ICP备案序号:晋ICP备17011096号

本院地址:长治市英雄南路紫坊巷2号      联系电话:0355-3032419

地理位置:长治市英雄南路(南街大转盘往南100米路西)到达途径:乘市内1路公交到中南花园站点下车;乘市内9路、18路、313路公交车到和平西路站点下车;乘市内19路公交车到中研所站点下车;乘市内20路公交车到晋翔小区站点下车;乘长治县→客运中心东路、西路公交车到中研所站点下车。


关闭
“三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