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 9 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党中央指示,延安中央医院院长何穆、陈志英等六人,带着革命信念与精湛医术来到上党地区筹建晋冀鲁豫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新中国成立后,陈志英同志怀着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又与一代名医杜敬唐在 1952 年携手创立了我院前身——长治专区国营贸易职工诊疗所。 天道酬勤,春华秋实。一代代中研人继承革命传统,坚守太行精神,怀梦想与抱负,解沉疴与难疾,寻良方与好药,创伟绩与辉煌。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这所带着红色基因的医院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联盟单位、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医院现有职工 519 人,其中特聘教授 15 人,高级职称 55 人,中级职称 142 人,硕士研究生 57 人,本科生 267 人,省、市级名老中医 20 人,山西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 人,山西省中青年中医领军人才 2 人,山西省百千万人才 4 人,长治市新技术世纪学术带头人 111 人才工程 6 人;先后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 6 项、省级科研成果 5 项、市级科研成果 33 项;现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 6 项、市级科研计划 4 项;拥有专科制剂 5 种,专病专药经验方 56 种。 医院编制床位 400 张,实际开放床位 490 张,设有脑病科、心病科、肾病科、脾胃病科、肺病科、糖尿病科、风湿病科、外科、急诊科、推拿科、康复科等 22 个临床科室。功检科、医学检验科、影像科、药学部、供应科等 7 个医技科室。 医院中医特色浓郁,专科优势突出。脑病科以针灸为主、中西医结合,辅之以配套的康复训练,治疗各种急、慢性脑血管病,自成特色, 1998 年被省卫生厅命名为“山西省中医特色专科”, 2012 年成为国家“十二五”重点专科。该科与北京、天津等上级医院合作进行了多项国家级专项科研课题研究。脑病科五病区主任郭晋斌主编的《卒中 - 中西医临床实践》一书, 2015 年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目前,脑病科五个病区,开放床位 250 张,是省内规模较大的中医特色专科。 心病科、肾病科、脾胃病科、肺病科、风湿病科是“山西省重点中医专科”。 医院配备有西门子第三代 Artis Zee Ceiling 数字造影系统、奥林巴斯无痛电子胃肠镜、飞利浦 1.5T 磁共振成像系统、西门子 16 排螺旋 CT 机、数字胃肠、摄影系统、飞利浦 IU 彩超、 GE 至尊彩超、雅培生化免疫检验流水线、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费森尤斯血液透析仪等,还有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等先进的康复设备、中医诊疗设备。 中药药材地道,炮制精良,品种齐全、价格合理、著称上党。 医院连续多年被山西省卫生厅、长治市人民政府评为先进集体, 2004 年,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医院坚持继承发扬中医药传统优势,中西医并重,以心脑专科为龙头引领,着力打造全国闻名、全省一流、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和区域引领作用的中医名院,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 路怀忠

    路怀忠

    山西省名中医 长治市名中医 职称:主任医师 职务: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
    【详细介绍】
  • 原培谦

    原培谦

    山西省名中医 长治市名中医 职称:主任医师 个人专业擅长:各种胃炎、消化性溃疡。 ...
    【详细介绍】
  • 王佐明

    王佐明

    山西省名中医 长治市首届名中医 职称:主任医师 职务:院长助理、心病科、肾病科主任 ...
    【详细介绍】
  • 国医堂:范新民

    国医堂:范新民

    长治市首届名老中医 职称:主任医师 个人专业擅长: 湿热病、内科、妇科疾病,如感冒、流...
    【详细介绍】
  • 国医堂:牛连虎

    国医堂:牛连虎

    职称:主任医师 个人专业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及肿瘤癌的诊治,如:胃溃疡、慢性胃肠炎、胃食管反流、功能性...
    【详细介绍】
  • 国医堂:张堆忠

    国医堂:张堆忠

    职称:主任医师 个人专业擅长:以针灸、拔罐等中医传统手段治疗中风、面瘫、失眠、神经性头痛、颈椎腰腿痛...
    【详细介绍】
  • 国医堂:王世贺

    国医堂:王世贺

    长治市首届名老中医 职称:主任医师 个人专业擅长:心、肝、肾、呼吸系统及妇科疾病,如心...
    【详细介绍】
  • 国医堂:李有先

    国医堂:李有先

    长治市首届名老中医 职称:主任医师 个人专业擅长:脾胃病、风湿病及儿科疾病,如:浅表性...
    【详细介绍】
  • 门诊部:王建忠

    门诊部:王建忠

    个人专业擅长:擅长骨伤腰腿疼、颈椎病、乳腺病等疾病的诊治。 ...
    【详细介绍】
  • 门诊部:杜雷

    门诊部:杜雷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个人专业擅长:擅长内科、儿科、妇科等各种病症尤其是糖尿病的诊治。 个...
    【详细介绍】
  • 国医堂:牛保国

    国医堂:牛保国

    职称:主任医师 个人专业擅长:治疗肿瘤、风湿、颈腰椎疼痛、骨关节病、乳腺病、脾胃病等...
    【详细介绍】
  • 国医堂:申过群

    国医堂:申过群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个人专业擅长:气管炎、慢性咽炎、慢阻肺、冠心病、哮喘、肝炎、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等...
    【详细介绍】
  • 国医堂:李北翔

    国医堂:李北翔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个人专业擅长:湿疹、荨麻疹、扁平苔藓、神经性皮炎、银屑病、顽固性痒疹、白癜风等皮肤...
    【详细介绍】
  • 国医堂:张怀翔

    国医堂:张怀翔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个人专业擅长:内科疑难危重诊治。 个人简介:国际电化学会会员、山西省...
    【详细介绍】
  • 脑病科:史爱菊

    脑病科:史爱菊

    职称:主任医师 个人简介: 1979.3-1982.3  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原晋东南地...
    【详细介绍】
疫情防控
  • 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刘震昊受邀参加北美放射学会(RSNA)年会
    12月1日——6日,令人瞩目的北美放射学会(the Radiologic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RSNA)年会如期在美国芝加哥召开,吸引了全球约5万余名影像医学学者和青年翘楚莅临参会。 本届RSNA年会主题是“See Possibilities Together” ——共同见证无限可能。 RSNA 学术发表主要分为Scientific Paper(口头发言), Scientific Poster(学术展板), Education Exhibit(教育展板)三部分。今年北美放射学会年会全球投稿数高达到13419篇摘要,创下了历史新高,录用的中国的口头发言共224篇,山西共3篇,其中1篇便是我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刘震昊的论文。 刘震昊的论文题目为:  T2WI Texture Analysis of Fat-Poor Angiomyolipoma and Other Renal Tumors: Histologic Subtype Classification 。 刘震昊在本届RSNA 年会上展现了风采和水平,增进了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和友谊,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好评。 北美放射学会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是由美国和加拿大联合组建的地区性放射学学术团体,成立于1915年。开始命名为西方伦琴学会(Western Roentgen Society),1920年12月15-17日第六届年会上,更名为北美放射学会。RSNA是国际上成立早、会员多、科学水平高、学术活动活跃的学会,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33000名会员。会员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分为会员、准会员和荣誉会员等;其国际会员分布在欧洲、亚洲及大洋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分为会员和荣誉会员。 RSNA的目标是通过教育和研究活动促进放射学和相关科学的高水平发展,为放射学者和保健学家提供继续教育计划和高质量的学习材料,并不断改进学术会议和教育活动的内容。 RSNA 致力于放射学和相关学科的研究,包括促进健康检查的基础临床医学研究,同时鼓励放射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其会员同其他医学分支及专业保健人员的交流等。
  • 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杨路庭、郭晋斌分获山西省优秀学术论文二、三等奖
    为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经推荐单位初评,评审委员会网评和最终汇评,按照公平、公正原则,评审委员会最终评定,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脑病科四病区护士长杨路庭的论文《耳穴贴压结合莱菔子包热熨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排便的影响》、副院长兼脑病科五病区主任郭晋斌的论文《罗天益防治中风的学术思想渊源与探讨》分获第十九届山西省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二、三等奖。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基础和核心。近年来,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大力实施“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努力打造名院、名科、名医,着力加强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建设了一批品牌学科和亮点专科。目前,医院拥有国家级重点专科——脑病科,省级重点专科——心病科、肾病科、风湿科、肺病科、脾胃病科,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康复科,市级重点——外科,市级特色医疗专科——推拿科,逐步形成了大专科、小综合,中医有特色、西医有优势的发展特色。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长治中研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提升医院综合实力,为上党百姓健康福祉保驾护航。
  • 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刘震昊参加2018年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8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和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学术大会于2018年11月7日-1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刘震昊副主任被邀请参加第二时段的大会发言。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创新、包容和开放“,由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共同主办,既是两个分会的学术年会,也是两个分会所属二十几个专业学组的学术年会,特别是放射学分会,已将以往常规在上半年召开的磁共振、介入等十几个专业学组年会全部改为和北京全国年会一并召开。旨在打造医学影像学多学科融合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充分展示我国放射学整体水平和专业特色,努力提升我国医学影像学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刘震昊副主任在大会中的发言内容深入精炼,获得了各位专家及同仁的一致共鸣和充分肯定。 刘震昊副主任将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的工作成果带出了山西,向全国知名专家、各级同仁及海外同胞展示了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专业的技术水平。
  • 穴位注射
    常见疾病的穴位注射治疗 (一)眩晕(颈性眩晕) 眩晕主要是因颈椎及其有关组织的结构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变化而引起的一组症状。中医认为颈性眩晕是因经脉空虚,经气不足,气血不能上荣清窍,脑失所养而致。按照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操作方法】 取穴:风池、颈部华佗夹脊穴。 患者取侧卧位。以复方丹参注射液 2ml、10%当归注射液2ml、2%利多卡因2ml、维生素B12 2ml(5mg)混合溶液。取10ml注射器,配5号针头,吸取上述药液,充分混匀后,依据患者病情每次选3~5个穴位,常规消毒后,快速刺入所取穴位皮下,缓慢进针15~25mm左右,有酸胀得气感后,回抽无血,缓慢注入药液1~1.5ml,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隔5天。 (二)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 本病以肩周疼痛,伴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疼痛多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常因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本病按照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舒筋活血,疏风散寒,通络止痛。 【操作方法】 患者取俯伏坐位。将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 2ml,2%利多卡因2ml,0.9%氯化钠注射液6ml混合配置成注射液,用10ml注射器抽取上液,采用长5号注射针头,在患肩肩前、肩髃、臑俞三处部位垂直进针,深刺可达肩关节囊所在的部位,每处注射剂量分别为3~4ml,每隔3~4天注射1次,3次为一个疗程。 (三)呃逆(膈肌痉挛) 呃逆是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气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的病症。本病为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肝气犯胃或脾虚痰浊中阻等原因致胃气上逆胸膈,气机逆乱所致,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理气和胃,降逆止呃。 【操作方法】 嘱患者平卧,取双侧足三里穴,用 5ml无菌注射器抽取胃复安注射液10mg、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常规消毒皮肤后,快速刺入足三里穴20~30mm,回抽无血即可注射,每侧足三里穴各注射1.5ml,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四)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 痹证,是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主要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酸痛或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本病按照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通痹止痛。 【操作方法】 取穴:阿是穴,局部循经取穴。 药物:醋酸去炎舒松 A注射液。 操作:先按常规消毒所选用的穴位,用 10ml的注射器抽取醋酸去炎舒松A注射液1ml,再抽取10ml的生理盐水混合均匀,然后刺入所选的穴位,当患者“得气”后再回抽,未见回血才能推注药液,每次每个穴位注射1ml左右,每次治疗手足局部各选4~5个穴位,有时可加用大杼穴(骨会)、悬钟穴(髓会)。隔日1次,每次局部穴位可交替选用。10次为1个疗程,需要继续治疗的患者,隔1周后继续治疗。 三、禁忌症 1.婴幼儿及体弱多病者。 2.孕妇下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此法。 3.穴位局部感染或有较严重皮肤病者局部穴位不用。 4.诊断尚不清的意识障碍患者。 5.对某种药物过敏者,禁用该药。 四、注意事项 1.治疗前应对患者说明治疗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以消除患者顾虑。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最好每注射一个穴位换一个针头,如因消毒不严而引起局部反应、发热等,应及时处理。 3.操作前应熟悉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使用剂量、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较严重的药物,不宜采用。刺激作用较强的药物,应谨慎使用。 4.切勿将药物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注射时如回抽有血,必须避开血管后再注射。 5.在神经干旁注射时,必须避开神经干,或浅刺以不达神经干所在的深度。如神经干较浅,可超过神经干之深度,以避开神经干。如针尖触到神经干,患者有触电感,就须退针,改换角度,避开神经干后再注射,以免损伤神经,带来不良后果。 6.颈项、胸背部注射时,不宜过深,防止刺伤内脏。 7.儿童、老人注射部位不宜过多,用药剂量可酌情减少,以免晕针。孕妇的下腹、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等孕妇禁针穴位,一般不宜作穴位注射。 8.药物使用前应注意药物的有效期,并注意检查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如已变质即应停止使用。 9.下腹部腧穴进行穴位注射前,应先令患者排尿以免刺伤膀胱。需要多次注射时,穴位应轮流使用,一般每穴连续注射不超过2~3次。 10.注射药物时如果发生剧痛或其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注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 醒脑开窍技术
    常见疾病的醒脑开窍治疗 (一)中风病(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 中风病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仅以口、半身不遂、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多因风、火、痰、瘀等病邪上扰清窍,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而发为本病。中风并发症有吞咽困难、共济失调、语言不利、便秘、肩周炎、癃闭、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血管性痴呆等。本病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 【操作步骤】在选穴上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强调针刺手法量学。以内关、水沟、三阴交为主穴,辅以极泉、尺泽、委中疏通经络。配穴为:吞咽困难加风池、翳风、完骨;共济失调:针风府、哑门、颈椎夹脊穴;语言不利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放血;足下垂、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手指握固或功能低下加合谷透三间、八邪;便秘加丰隆、左水道、左归来、左外水道、左外归来;肩周炎针肩髃、肩髎、肩内陵、肩贞、肩中俞、肩外俞,痛点刺络拔罐;癃闭加上星透百会、中极、曲骨;视力障碍加睛明;听力障碍加耳门、听宫、听会;高血压加人迎、合谷、太冲;血管性痴呆:针百会、四神聪、四白、太冲;睡眠倒错:针上星、神门。 留针30分钟,每日2次,14天为一疗程。 (二)郁证(抑郁症) 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多因情志不畅,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使心神失养或被扰所致。本病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疏肝解郁,调神启闭。 【选穴】主穴以内关、水沟、上星、印堂、百会为主。配穴为:局部与循经辨证相结合,如心情抑郁、善太息、咽中如有异物梗塞者加膻中、廉泉、丰隆;急躁易怒、咽干、口苦、目赤者加太冲、行间、风池;心神不宁、神疲、健忘、失眠者加神门、三阴交、四神聪。 【操作方法】先取双侧内关穴,进针25~37mm,施捻转提插泻法;继刺水沟,向鼻中隔方向针刺7~13mm,用雀啄泻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上星沿头皮刺向百会,捻转泻法;印堂平刺7~13mm,提插泻法;百会沿头皮针刺13~25mm,捻转补法。随证取穴以补虚泻实为原则施以针刺手法,留针20~30分钟。 (三)脏躁病(癔病) 妇人无故悲伤,不能自控,甚或哭笑无常,频作呵欠者,称“脏躁”。其主要病机为阴血亏耗,五脏失于濡养,而致五志之火内动。本病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醒脑开窍,疏络强筋。 【选穴】主穴以内关、水沟、三阴交为主。配穴:以对症、循经为主,如癔病性抽搐取后溪、申脉、血海等;癔病性呕吐取天突、足三里、中脘;癔病性瘫痪取委中、环跳、极泉;癔病性失明取睛明、四白、风池;癔病性失语取天突、廉泉、金津、玉液。 【操作方法】先针刺双侧内关穴,进针25~37mm,施捻转提插泻法。继刺水沟穴向鼻中隔方向斜刺7~13mm,用重雀啄泻法,至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再取双侧三阴交,施提插泻法。针刺配穴时,均采用提插或捻转泻法。每日针刺2次,每次留针30分钟。 (四)顽固性疼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骨关节病变) 顽固性疼痛,可见于多种疾病,缠绵难愈。古代医家认为疼痛为经脉气血不通,取穴多以局部为主。根据《素问·灵兰秘典论》“主不明,使道闭塞不通”之意,认为疼痛病机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而经脉气血的运行又与心和神关系密切,神能导气,气畅则道通,通则不痛,“心寂则痛微”。本病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调神理气。 【操作步骤】重用内关、水沟理气调神,“调其神,令气易行”,能收“以意通经”而镇痛之效。 内关:直刺13~25mm,采用捻转提插结合泻法,施手法1分钟。 水沟:向鼻中隔方向斜刺7~13mm,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随证取穴均以补虚泻实为原则施以针刺手法,留针20分钟。 运用醒神之法止痛,范围广泛,无论感冒及内伤头痛;痹症关节疼痛,肌肉疼痛;兼或胃痉挛、胆道梗阻、泌尿系结石甚至心绞痛等各种内脏绞痛,还是三叉神经痛、臂丛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等各种神经痛,以及急性扭伤、跌打肿痛等施用本法,在常规治疗不满意时使用此法可缓急止痛,立竿见影。 (五)眩晕(颈性眩晕) 本病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表现,多因风阳上扰,痰瘀内阻等导致脑窍失养,脑髓不充而诱发。本病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法治则】醒脑开窍。 【操作步骤】取穴:按醒脑针刺法取内关、水沟、风池、完骨、天柱、合谷、颈椎夹脊穴;按小醒脑针刺法取印堂、上星透百会、四神聪、风池、完骨、天柱、颈椎夹脊刺。眩晕急性发作时先采用醒脑针刺法,程度减轻后采用小醒脑针刺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 三、禁忌症 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针刺手法不宜过强,并尽量选择卧位。 2.妇女怀孕3个月以内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若怀孕3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皆不宜针刺。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应禁刺。 3.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4.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四、注意事项 1.针刺眼区穴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不宜大幅度地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2.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的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事故。 3.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 4.所有操作人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资质,并经过醒脑开窍班培训才能做到规范化操作。
  • 毫针
    常见疾病的毫针治疗技术 (一)中风病(急性脑血管病) 中风病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本病的形成,主要在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或因忧思恼怒,或以劳累、房劳等因,致风阳煽动,心火暴盛,风火相并,气血上逆;或因嗜酒,恣食厚味,脾虚痰热内盛,化火动风,风火挟痰上扰,蒙蔽清窍,发为中风。本病参照 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风病的诊断标准。 临床上根据意识有无障碍而分为中脏腑和中经络,此处主要讲述中经络的毫针治疗。 【治则治法】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操作步骤】 取穴:百会、风池、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穴。可随症配穴,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天枢,语言不利加廉泉。 刺法:直刺,行提插捻转手法。风池穴操作时针尖向鼻尖方向斜刺 0.8~1.2寸,廉泉穴向舌根斜刺0.8~1.5寸。 疗程:急性期每日 1次,恢复期及后遗症期隔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二)头风(紧张性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头痛是指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脑为 “髓海”,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五脏六腑之气皆上会于头。外邪侵袭或内伤诸疾皆可导致气血逆乱,瘀阻脑络,脑失所养而发生头痛。本病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标准。 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两大类,本节主要讲述内伤头痛的毫针治疗。 【治则治法】疏经活络,行气活血止痛。 【操作步骤】 取穴:百会、风池、合谷、太冲、头维,可随症配穴,少阳头痛加率谷、角孙;太阳头痛加天柱、太阳;阳明头痛加攒竹、印堂。 刺法:头部穴位多予以斜刺或平刺,肢体穴位多直刺。风池穴操作时针尖向鼻尖方向斜刺 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进针后行提插捻转手法。 疗程:每次留针 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三)面瘫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面瘫病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其表现为一侧面部松弛,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并被牵向健侧,不能蹙额、皱眉、示齿、鼓颊等动作,部分患者初期耳后疼痛,还可出现味觉减退或听觉过敏,甚至外耳道出现疱疹等。本病多由络脉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致经气阻滞,筋脉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其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标准。 【治则治法】活血通络,疏调经筋。 【操作步骤】 取穴:风池、翳风、地仓、颊车、合谷穴。随症配穴:鼻唇沟平坦加迎香;鼻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目不能合加阳白、攒竹或申脉、照海。 刺法:对于面部穴位,初起宜浅刺、轻刺,一周后酌予平刺透穴或斜刺。 疗程:每次留针 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四)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 肩凝症是以肩部弥漫性疼痛伴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其表现为日轻夜重,晨起关节活动后疼痛减轻,局部可伴有广泛的压痛,手臂外旋、外展、上举、后旋等动作受限。后期病变组织发生粘连,功能障碍逐渐加重,形成 “冻肩”,最后导致肩关节功能丧失。本病早期以疼痛为主,晚期以功能障碍为主。一般认为,肩部受凉、过度劳累、慢性劳损与本病的形成有关。其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标准。 【治则治法】疏筋通络,行气活血。 【操作步骤】 取穴:肩髃、肩髎、肩前、阿是穴、条口穴。可随症配穴:上臂痛加臂臑、曲池;肩胛痛加曲垣、天宗。 刺法:直刺。 疗程:每次留针 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五)腰痛病(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病是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表现为腰部重痛、酸麻,拘急不可俯仰,或痛连臀腿。本病的发生主要与感受外邪、跌仆损伤等有关。其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标准。 本病分为寒湿腰痛、瘀血腰痛和肾虚腰痛三大类,本节主要讲述瘀血腰痛的毫针治疗。 【治则治法】舒经通络,活血化瘀。 【操作步骤】 取穴:肾俞、腰夹脊、委中、阿是穴。 刺法:直刺。 疗程:每次留针 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三、禁忌症 1.孕妇不宜在下腹、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至阴等部位和腧穴进行针刺。 2.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3.皮肤感染、溃疡或肿瘤部位,不宜针刺。 4.有出血倾向者,慎行针刺。 四、注意事项 1.患者在过于饥饿、劳累及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 2.对身体虚弱、气血亏虚的患者,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尽量让患者采取卧位。 3.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深刺。 4.针刺眼区和颈部穴位(如风府、哑门等)时,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和深度,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的组织器官。 5.对尿潴留的患者,针刺小腹部腧穴时,应避免深刺。 五、针刺时对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1.晕针:多见于初次接受针刺的患者,由于精神紧张、体位不适、针刺刺激过强等,患者会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汗出、晕厥等。应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让患者去枕平卧,可指掐或针刺水沟、素髎、内关、合谷、太冲、足三里、涌泉等急救穴,并采取其他必要的处理措施。 2.滞针:由于患者精神紧张,或针刺后患者因疼痛局部肌肉痉挛,或进针后患者体位变动,使肌肉纤维缠绕针体,导致行针时或留针后针下滞涩,行针或出针困难,使患者感觉疼痛。应嘱患者放松,或在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扣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 3.弯针:由于手法不熟练,或针下碰到坚硬的组织,或留针时患者体位变动,或因滞针处理不当,使针柄改变了进针或留针时的方向,行针及出针困难,患者感到疼痛。应停止行针,将针顺着弯曲的方向缓慢退出。 4.断针:由于针具质量不佳,或行针时过于用力,使针折断在人体内。用左手拇示指在针旁按压皮肤,使针的残端暴露体外,右手用镊子将针拔出;若折断部分深入皮肤时,应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 5.血肿:由于刺破血管导致微量的皮下出血,出现局部青紫或包块,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剧烈,可采用先冷敷后热敷之法。 6.气胸:针刺胸部、背部和锁骨附近的穴位过深,刺穿了胸腔和肺组织,气体积聚于胸腔而导致气胸,患者会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一旦发生气胸,应立即起针,并让患者采取半卧位休息,切勿恐惧而翻转体位。一般漏气量少者,可自然吸收;对于严重病例需及时组织抢救,如胸腔排气、少量慢速输氧等。
  • 【喜讯】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支队再次受到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通报表彰!

    我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支队自成立以来,积极践行志愿者誓言,以南丁格尔为榜样,以红十字精神为准则,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并积极深入社区和乡镇开展志愿护理服务,向大众普及健康知识和各种急救技术,并着重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多次宣讲……从院内到院外,从社区到乡镇,我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支队在保护生命、维护健康、传播健康理念、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于9月29日再次受到了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通报表彰(今年8月份,我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支队便曾获得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表彰)。 我院经山西省护理学会分队审核后,于2019年10月12日正式成立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支队,护理部主任黄丽芳为支队长,推拿科护士长郭艳华为总联络员。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支队队员已发展至187人,自成立至今共参加志愿护理活动125次,公益总时长达到777小时,公益总次数为433次,平均每人可达到2.3次,每次4.1小时。 成绩的背后是我院南丁格尔护理志愿者们辛勤的付出与无私的奉献;是她们放弃休息时间为社会各界服务、利用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患者解除病痛的初心与使命。成绩已是过去,未来仍需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南丁格尔护理志愿者们将会再接再厉,践行志愿者誓言,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传播健康理念,传授急救知识,指导疫情防控,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在服务。
  • 喜讯!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护理团队在长治市2020年护理管理创新大赛中荣获佳绩

    为积极响应山西省护理学会号召,鼓励全市各医院围绕护理专业发展中的难点、瓶颈和系统问题,营造护理管理创新氛围,形成创新机制,全面展示护理人员聪明才智,在大健康时代将护理事业发展融入医疗卫生和国民健康政策,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有力贡献。2020年5月,长治市护理学会举办了长治市2020年护理管理创新大赛,其中,我院的“7S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八段锦在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护理工作清单”“新型双岗APN排班”在此次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护理工作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职业,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工作。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护理部的姐妹们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为保障和提高我市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她们是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的代表,是中研人的骄傲!

版权所有: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     ICP备案序号:晋ICP备17011096号

本院地址:长治市英雄南路紫坊巷2号      联系电话:0355-3032419

地理位置:长治市英雄南路(南街大转盘往南100米路西)到达途径:乘市内1路公交到中南花园站点下车;乘市内9路、18路、313路公交车到和平西路站点下车;乘市内19路公交车到中研所站点下车;乘市内20路公交车到晋翔小区站点下车;乘长治县→客运中心东路、西路公交车到中研所站点下车。


关闭
“三零”建设